14 腦瘤─其他 Brain tumor - Others

prev2.gif (1337 bytes)content2.gif (1328 bytes)next2.gif (1341 bytes)

談完了兩種型態的腦瘤以後,還剩下好多腦瘤。這些腦瘤也有他特有的特徵。我們就大概地介紹。目的只是讓大家知道,還有很多瘤。

r push.gif (947 bytes)  Astrocytoma 星狀細胞瘤 

low astro ct.jpg (24683 bytes)low astro ct_s.jpg (12526 bytes) low astro mri.jpg (21744 bytes)
這個腫瘤看上去就是一大片不規則多角形的腦水腫。你大概不會想是 infarction 吧。如果你還是認為 infarction 的話,那麼回到前面去看看跟 infarction 的灰質為主的水腫有什麼不同。從這張還沒有顯影的 CT ,我們期望顯影後應該會看到一個爛掉的圓圈,讓我們診斷他是 glioblastoma。

我們跳過 CT 直接做 MRI 了,這裡放的是顯影以後的 MRI。結果除了血管有顯影以外,沒有看到什麼明顯的腫瘤。怎麼辦?如果不是 infarction 那麼為什麼會有水腫呢?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 low grade astrocytoma 的 CT。病理報告是 astrocytoma grade 2-3。我們有的時候說 glioblastoma 是 astrocytoma grade 4。所以這個就稱為 Low grade astrocytoma。

Low grade astrocytoma 是 astrocyte (星狀細胞)長出來的腫瘤。他在腦裡面是浸潤性的 infiltrating,也就是跟正常的腦部沒有明顯的界線。我們可以假設,現在看到黑色的部分,都是已經有腫瘤滲進去了。因為他是 low grade,也就是說分化比較好,所以 BBB 還是蠻健全的,顯影劑打下去,腫瘤還是不會顯影。不過這樣的腫瘤,有時候會變成惡性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也就是 grade 4 變成 glioblastoma。


這是另外一個病人顯影以後的 CT。腫瘤 腦血管之顯影。

右側腦部,廣泛的水腫樣黑色,無明顯的「邊緣」,水腫多在白質,黑質沒有水腫。還沒顯影以前,從這樣的 CT 是沒有辦法知道他惡性的程度。顯影以後,無明顯的顯影。這些特徵跟上面的病人類似,是比較良性的星狀細胞瘤。

如果有顯影,表示 BBB 的破壞,就是比較惡性了。 這個腫瘤包住了腦血管,無法全部清除。

r push.gif (947 bytes)  Oligodendroglioma


cyst囊腫 腫瘤鈣化與細小出血混合 鈣化 伴隨之腦水腫

腦裡面除了神經元細胞 Neuron 外,就是具有支持功能的「間質細胞 glial cell」。間質細胞除了 astrocyte 星狀細胞以外,就是 oligodendroglial cell。發生的腫瘤叫做 Oligodendroglioma 寡樹突間質瘤 。間質細胞是指腦裡面的神經細胞之間存在的細胞,提供支持,構成BBB,帶有絕緣鞘功能的細胞。是「間質」不是「兼職」。Astrocytoma 以及 oligodendroglial cell 到惡性時,都稱為 glioblastoma。

Oligodendroglioma 好發於額葉。常併有鈣化,出血或是帶有 cyst。這個病人的 CT就是最典型了。左側前額。有鈣化。有出血。有 cyst。這種腫瘤也是 Low grade,生長速度很慢。一般來說發現腫瘤後,還可以平均活到五六年。跟上面的 astrocytoma 一樣,顯影劑不一定會整個很明顯的顯影,只會部分腫瘤顯影出來。


這個病人的特徵也差不多。左側前額,水腫程度不厲害。有白色小點,可能是鈣化或小出血。也有黑色的 cyst。病人開完刀活了 7 年。


這是右側額葉,部分越過大腦鐮侵犯到對側了。水腫不厲害。有散在性的鈣化白點。沒有 cyst。開完刀也是活了六年。


如果講普遍「大腦」實質發生的腦瘤,大概就是這樣了。但是腦裡面還有很多特殊的構造。不只是腦膜,灰質白質。還有各個特殊的區域。我們簡單的來看看。

我們來看小腦區。

小腦區看到一個腫瘤,通常要想的東西非常非常多。就位置來說,有可能是腦幹長出來的腫瘤。有可能是第四腦室長出來的腫瘤。有可能是小腦長出來的腫瘤。而且各個部位長出來的瘤又有很多可能性。先要決定看是從哪裡長出來的,然後看他的特性。

學問很大。而且通常還要參考病人的「年齡」。

對 CT 而言,後腦窩是罩眼,影像最模糊的地方。目前多半檢查 MRI 比較清楚。底下舉一些例子。沒有辦法全部列出。

r push.gif (947 bytes)  Brain stem glioma grade 2-3

這是後腦窩的一個腫瘤,顯影的 CT。在左側有骨頭缺損,左側小腦有一個空洞,這是因為已經被別人挖過一次了,但是沒有挖到腫瘤。在偏右側有一個黑色的腫瘤,腫瘤的外層有薄薄的一個顯影,畫出腫瘤的界線,像是一個圓圈。兩側的 temporal horn 變大了,是因為腫瘤壓迫第四腦室,引起水腦的變化。

等會兒看到的小腦腫瘤大概都會有水腦,因為第四腦室會被壓迫。

首先一個頭大的問題是,這個腫瘤是小腦長出來,往前面壓迫?還是第四腦室本身的,只是把第四腦室漲大?還是腦幹長出來的腫瘤?事實上非常困難區分。我們要參考臨床,最好有 MRI。這個病人腦幹看起來很胖,後方好像隱約還有第四腦室的痕跡,所以我們研判是腦幹出來的腫瘤。當然臨床上,腦幹的症狀很厲害,也讓我們確信是腦幹腫瘤。

這個病人病理報告是 Astrocytoma grade 2-3。也是長得速度慢,BBB 還好的一個例子。這個黑色的成分是固體的腫瘤 astrocytoma 而不是液體的 cyst。病人因為吞嚥困難,手術後也沒改善,後來併發肺炎死亡。

r push.gif (947 bytes)  Hemangioblastoma 血管胚芽瘤

hemangioblas.jpg (27037 bytes)
腦瘤 瘤的水泡

病人起初沒有做顯影時,在小腦看見一片黑色,結果被診斷為 infarction。因為後腦區域,CT 的顯像品質不好,這樣的誤診是很常見的。顯影後就如上圖。這是一個 Cyst 加上一個白點腫瘤,我們稱為 Cyst with mural nodule (水泡併有牆壁上腫瘤,mural 就是壁上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影像在小腦是非常典型的 Hemangioblastoma。好像沒有什麼好考慮,大家看了都會診斷這個腫瘤。

小腦的腫瘤在小孩有很多要考慮的。如果是成人的小腦腫瘤,最常見的只有兩種。一個是 Metastasis,另一個就是 Hemangioblastoma。是不是很簡單?

這是一個良性瘤。病人開完十年了,沒有復發現象。

r push.gif (947 bytes)  Dermoid tumor cerebellum 類皮脂瘤


腦瘤 壓扁的第四腦室

這也是大人的小腦腫瘤。特點是沒有什麼水腦症。也沒有什麼顯影。也沒有上一例看到的顯影腫瘤白點。其實最重要的特徵還沒有講到,那又是腫瘤黑得不像話,比 CSF 還要黑。這讓我們考慮到不是空氣,就是脂肪。這是含有脂肪成分很重的 Dermoid tumor。

這個腫瘤也是良性的。應該說是有點類似先天的,出生就有的了。他非常良性,良性到即使沒有拿乾淨,要復發也是二十年後的事了。

r push.gif (947 bytes)  Ependymoma


這是小孩子的顯影 CT。後腦有個腫瘤,並有水腦症。

小孩子,很少有大腦的腫瘤。很少聽說小孩有腦膜瘤的。跟大人相反的是,小孩子很多小腦的腫瘤。最常見的是 medulloblastoma 以及 ependymoma。Medulloblastoma 比較均勻,也許你會感覺很像腦膜瘤一樣。Ependymoma 則裡面比較不均勻,會但點鈣化或是 cyst。這個例子病理報告是 Ependymoma。

所謂 ependymoma 是指第四腦室的地板鋪的地毯 ependyma 發生出來的腫瘤。良性。但是因為所謂第四腦室的地板就是腦幹,開刀時,要拿乾淨就得冒險,不成功便成仁。有時醫師會鋸箭法,靠近腦幹的地方,不勉強,就留一點下來,不拿乾淨。那麼有可能會復發。

Medulloblastoma 是小腦出來的瘤,不是腦幹。可惜,這是一個惡性生長很快的瘤,活不了多久。


腦室的腫瘤。

腦室的腫瘤常常不會影響腦部特定的功能,就只是堵塞腦水循環引起水腦症。這種腫瘤常常長得很大也不會被發現。

r push.gif (947 bytes)  Neurocytoma 神經細胞瘤


腫瘤與鈣化 腫瘤內小囊腫

這是腦室腫瘤。位於腦室。有不規則鈣化。有小小的水泡。以前稱為 Oligodendroglioma of ventricle,現在稱為 neurocytoma。因為腫瘤阻塞 CSF 循環,會引起水腦症。

這也是算良性的腫瘤。這個病人手術至今十年, 沒有再發跡象。


我們來換個口味。如果腦瘤是 Neoplasm (new growth),底下這個其實也不算是腦瘤啦!

r push.gif (947 bytes)  Lipoma of corpus callosum

lipoma_corp_ct.jpg (26405 bytes) lipoma_corp_mri.jpg (19143 bytes)
看這張 CT。哪裡不正常?如果你看不出來,那麼看看 MRI,對照一下,有個東西在 CT 上比腦水要黑,但是在 MRI 上卻是白色高訊號的,是什麼?

沒什麼問題,我們應該都指得出來問題在哪裡了,是吧!這是脂肪瘤。記得脂肪在 CT 上是比水還要黑的吧。

第二個問題是,這個脂肪瘤是在腦的哪一個位置?好難!

提示:從 CT 上,我們知道是在一個左右對稱,位於中央的構造。再仔細看,這個位置恰好是連著大腦鐮。前方是連著,後方也是連著。這樣的東西,就是胼祇體的位置。

我們從 sagital MRI 會看得比較清楚。

lipoma_corp_mri_sag.jpg (17017 bytes)

這是 Lipoma of corpus callosum 胼祇體的脂肪瘤。這種病例不常見。是先天的,也不算腫瘤,不會長大,也不需要開刀或特別的處理。

r push.gif (947 bytes)  Arachnoid cyst

底下這個病例其實也不是腫瘤。


Arachnoid cyst

這個病人 CT 上,右側 temporal lobe 前方,黑黑的好像缺了一塊什麼的。黑黑的地方跟腦池的 CSF 沒什麼兩樣。

你要說這是腦裂 Sylvian fissure 的漲大,我也不反對。你要說是聶葉腦部的發育不全,所以有空隙,我也贊成。這樣的東西傳統上我們還是說他是 arachnoid cyst。

這是蠻常見的「疾病」。一般來說,放著就好,並不需要處理。

但是,有時候會碰到放著實在說不過去的病例。神經外科醫師目前也沒有很統一的準則來規定,那些可以放著,哪些應該處理。

我們看底下的例子。

arach_cyst_2.jpg (20066 bytes)
這個 arachnoid cyst 大得不像話。右側 frontal 的腦溝已經被壓迫得不見了。仔細看中線,也已經出現歪到左側的現象。表示這個 arachnoid cyst 有 mass effect,也就是說對正常腦部有壓迫。放著不處理就太沒天良了。

界於這兩者之間,有點厲害,又不是很厲害的病例也不少,一般還是看有沒有「夠厲害」,來決定需不需要處理。

r push.gif (947 bytes)  Pituitary tumor 腦下垂體腫瘤

pituit.jpg (30340 bytes)

在蝶鞍附近也是常會出現腫瘤。碰到這樣的病例時,你應該翻翻教科書,或是乾脆直接請教專科醫師。Sellar region 的腫瘤種類非常多。包括 pituitary tumor,Meningioma, Craniopharyngioma,Germinoma 以及其他 congenital 的東西。有時很大的 aneurysm 看起來也像是腫瘤。

這個病人特性是蝶鞍本身變得很大。這是 pituitary tumor 的特性。病理報告也是 pituitary tumor。

如果要描述這個腫瘤,那麼他是前面壓迫額葉,側面壓迫聶葉,後方壓迫腦幹。其實上方是壓迫第三腦室。

最後讓我們看看腦外面的腫瘤。

r push.gif (947 bytes)  Eosinophilic granuloma

eosin2_skull.jpg (16654 bytes)eosin2_ct.jpg (23279 bytes)eosin2_bw.jpg (21751 bytes)

這是頭骨的腫瘤。最好是加上 bone window 來看。


本來想繼續列出各種腫瘤。不過好累,族繁不及備載。就此打住。

prev2.gif (1337 bytes)content2.gif (1328 bytes)next2.gif (1341 bytes)


台中澄清醫院 腦神經外科 林啟光 編寫

    ericlin@ms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