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 and High Water

羅斯救一位淹水體溫下降的小孩。

滂陀大雨, 羅斯車子爆胎, 碰到小孩求救 。 一個 12 歲的小孩, 被困在下水道的柵欄處, 小腿骨折。 小孩在冷水中泡久了, 體溫開始下降, 神志開始迷糊了。 想睡覺, 一打鈍, 鼻子就泡到水底下, 羅斯用棒球隊的事情, 盡量跟小孩講話, 讓他不要睡著。 等羅斯用汽車的千斤頂撬開柵欄時, 小孩已經昏迷了。 羅斯把小孩從水裡撈起來。 然後口對口人工呼吸。 同時作心臟按摩。 因為呼吸道卡住了, 口對口呼吸空氣進不去, 就用瑞士刀將喉嚨切一個傷口, 然後用原子筆管從這個傷口插到氣管內, 在從原子筆管吹氣, 讓空氣能夠到肺部。 救護車來時, 就把原子筆管, 換成 6 號正式塑膠氣管。 因為最近的一家醫院羅斯認為設備不夠, 就要求直接用直昇機送總醫院。 病人的心臟在直昇機上就已經是心室顫動了。 要電擊在直昇機上卻沒法充電。 只好用手壓的。 一邊聯絡馬克將急救設施推到屋頂直昇機降落處等候。 馬克準備了溫的葡萄糖點滴, 溫的腹腔灌輸液, 然後病人一到即保溫加電擊。 氧氣不夠, 就把羅斯插的管子換根大的。 最後沒辦法, 就叫班頓作股溝部 cut down 然後用體外循環的方式加溫。 最後把病人救起來了。

這是很漂亮的示範。 示範體溫過低時要怎麼處理。 (hypothermia)。 也可應用到凍天, 海難或山難。 當體溫下降時, 神智很容易喪失, 就變成愛睡覺了。 羅斯要病人一直清醒, 主要是怕頭淹水。 否則體溫下降時, 不是你硬叫就叫得醒的。

中間心臟停掉。 心電圖上是心室顫動。 (好像心臟抽筋, 是沒有幫普的功能的, 所以沒心跳跟脈搏)。 醫師宣佈病人死亡是以心跳停止為基準。 但有一個但書, 就是體溫過低的病人, 即使心跳停止, 也不能判定死亡。 電影上常有科幻片, 把人冰凍, 心跳停止, 幾年後再讓他加溫, 心跳恢復在活過來的。 像是 Forever Young, The demolition man。

緊急時候的氣切, Cricothyroidotomy , 多半是戰爭或野外急救時用的方法, 以前急診處春天也演過。 可作的洞口很小, 所以到了醫院就要換正式的, 從嘴巴插入。

直昇機好還是救護車好?直昇機適合後送, 因為裡面空間狹小, 但急救不方便。 當小孩從電梯送到急診處時, 我們看到羅斯高高的跪在單架車上, 一腳跪在病人的一側, 一腳在另一側。 然後用身體的重量對小孩作心臟按摩。 這樣的動作, 在救護車上還可以, 在直昇機上, 就辦不到了。 但是, 羅斯認為, 要作體外循環的加溫, 小醫院辦不到, 還是選擇直昇機。

一般沒那麼幸運, 恰好有一個醫師全程救護。 所以現在都推廣所謂的 CPR.(Cadiac Pulmonary Resucitation) 。 希望民眾能做現場的急救。 如果羅斯將小孩撈起來, 然後不作人工呼吸或心臟按摩, 等後來救護車來, 又假設, 後來的救護車隨行人員, 也只是儘速送往醫院, 也不作心肺復甦術, 那麼結果怎樣應該很清楚。 衛生單位舉辦的心肺復甦術研習, 要去參加, 因為當場有假人「安妮」讓妳吹吹看, 壓壓看。 真人吹的方式不對的話, 沒用。 壓的方式不對的話, 只會把肋骨壓斷。 假人如果壓對了, 吹對了, 上面會亮燈, 讓妳知道做對了。

要把冰冷的人體溫回復, 相當複雜。 簡單說, 就是外部用溫毯, 內部用溫水打點滴, 洗胃, 呼吸熱空氣。 不能用烤箱。 因為會把皮烤熱, 內部卻還是冰的。 最好是像洗腎這樣, 把血引出來溫熱, 如果病人心臟功能不良, 沒辦法有幫普的功能, 引出來的血, 就要用人工幫普把溫血打回去, 這叫體外循環。
─────────

胸部外傷與腹部外傷遲發性出血

一個 10 歲小孩, 雨中騎腳踏車被撞。 來時, 首先血壓下降, 被診斷出是氣胸後, 處理得當恢復。 但是卻胃痛。 在做腹部斷層掃瞄時, 血壓下降, 昏迷。 診斷是腹部「腸繫膜破裂」(Mesenteric rupture)。 經急救無效。

我想, 頭部外傷, 腹部外傷就是這樣, 什麼時候要出問題不知道。 「傷害」跟「疾病」不同。 事實上, 大概一早作電腦斷層也查不出來吧。

這段戲主要是要演醫學生荷波, 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 心理的反應。 一個病人被妳救起來了, 不久又死掉了。 生命真的脆弱。 終場, 那對身為父母的, 走出去的樣子, 我覺得應該要頒獎給那位演父親的演員。

這集因為是重症, 耳朵一定要聽背景心電圖心跳跳動的聲音, 才知道這時是心臟亂跳, 這時是心臟停了。 醫師是不可能用嘴講出來的。
─────────

吸大麻可以治青光眼嗎?

那老婦人說這是他兒子給他的藥是用來治青光眼的。 我覺得這編劇真是天才。 想得到這樣的劇情。

眼球裡有流通的水。 (是眼球內的, 不是眼淚)。 這些水的出口, 在黑眼珠的周邊。 當外頭光線暗下來, 譬如夜晚, 瞳孔會放大, 黑的部份較少, 水的流通不良, 眼球會漲起來。 這叫做青光眼。 青光眼常在晚上發作。 馬克看眼睛眼底, 發覺老婦人視神經是正常的。 長期的青光眼, 眼球壓力很脹, 視神經盤會凹一個洞, 甚至失明。 治療是要點會使瞳孔收縮的眼藥。 讓眼水的流通順暢。

大麻或是嗎啡等毒品的中毒徵象之一就是「瞳孔縮小得像針般細」。 理論上, 對青光眼也有助益, 但是, 沒有人這樣治療青光眼的吧。


On 28 Oct 1996 09:53:31 GMT, fowler.bbs@cis.nctu.edu.tw (yyp) wrote:

>1.連續三集都看到病患到了急診室
>  醫護人員叫說"有(或無)巴賓斯基反應"
>  這集車禍的小女孩,護士用東西刮一下她腳底
>  然後說她有這樣的反應
>  請問這是測驗腦部那一部分的反應?

Babinski reflex
妳搔嬰兒的腳底,嬰兒的腳大拇指會向上翹。
大人則識所有的腳指,包括大拇指都向下,好像腳指抓東西一樣。
如果,大人的腳底被搔時,腳大拇指向上,就不正常。
我們說 babinski sign positive
表示中樞神經(腦部或脊髓)傳導有問題。

>
>2.羅斯這次成了救人英雄,大概不會被炒魷魚了吧?
>  如果演羅斯的喬治克魯尼去演電影(惡夜追殺令 蝙蝠俠)
>  要離開ER  大概編劇就要安排小孩沒救活
>  讓他雪上加霜,非走不可
>
>  但如因他堅持選擇用直昇機運送,而小孩死了,
>  須要負什麼責任呢?醫療過失嗎?

醫療上,常常是面臨兩條路,兩條路都有危險,
醫師靠經驗跟學識選擇一條路。
第一條路死亡率 70%,第二條路死亡率 80%
很可能,到最後都是死亡。
我想,羅斯沒有該注意而未注意,
他提得出這樣選擇的理由,
如果法官相信他是盡力,就算病人死亡,他也不負醫療過失的責任。

>3.有意外發生時醫生在場 固然幸運
>  但CPR是學會就不會忘記,像騎腳踏車
>  還是需要常練習的?
>  如一個平常看門診的內科醫生
>  平常大概也不會常用到吧?

我想,比較偏向像騎腳踏車。
基本上,CPR 學的只是位置而已,沒什麼大學問。
當然,醫療人員作,跟不是醫療人員作效果有差。
沒辦法時常練習。(真人好好的,不能給妳壓心臟)
除非時常參加講習。
平常的確不會用到。
因為,用到時,多是心臟不跳,或呼吸停止,
妳看急診室的春天,常常在作 CPR ,很多也是死了。
但是,能救一個,就值回票價了。
(在醫院,病人心臟停止,呼吸停止,多半是重病末期,
  本身身體機能本來就不好,CPR 完也是不好,
但是,救生員對淹水的人作 CPR 效果就很好,
因為,淹水的人,身體機能常常是很好的
CPR 的效果很好)





回到節目目錄
回到 ER 首頁
非常歡迎任何指教與請教。
Email: ericlin@ms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