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kb)

 

1. 春秋戰國時代工商業發展的概況

 

春秋戰國時期,山林池澤逐漸開放,工商業日益發展,貨幣流行,大都市出現;商賈不獨從事經濟活動,更涉足政治。現簡述春秋戰國時代工商業發展的概況

 

. 工業發達

春秋戰國時代,經濟、技術發達,手工業發展急速,當時冶鐵、紡織、青銅、製漆、製陶等工業異常發達;社會上,投身工業界的獨立工業者湧現,部份更在城市中經營大規模之手工業作坊。

 

. 商業頻繁

春秋戰國時代,交通日益發達,有助物產交流,促成商業活動頻繁。當時社會出現了一批經商致富的人,如呂不韋、子貢、陶朱公、白圭等。他們均富可敵國,無封君之名,卻擁有政治、經濟實力,商人階級隨之迅速興起。

 

. 城市興起

春秋戰國時代,隨著工商業繁盛,國與國之間貿易頻繁,大都市紛紛湧現,當時齊國首都臨淄、趙國首都邯鄲,以及郢、大梁、陽翟等,均成為工商業發達和人口眾多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 貨幣普及

商代末年,已有金屬貨幣之出現。及至春秋戰國,各諸侯國均為因應商業貿易頻繁的需要,鑄造貨幣,如齊有「刀幣」、秦有「銅錢」、三晉有「布幣」,而楚國更有以黃金鑄成之「郢爰」。

 

. 賦稅改變

春秋戰國時代,平民侵入山林池澤,尋求新的工業原料,貴族亦不能禁,遂於各國交通要衝徵收關稅。從事工商業者亦須繳交工商稅,新稅制因而產生。

 

 

自春秋戰國起,商人地位大已提高,經秦朝不少有利經濟發展的政策後,商人積累的財富日益增加,引起激烈的土地兼併,導至漢朝要行「重農抑商」的政策。

 

∼∼∼∼∼∼∼∼∼∼∼∼∼∼∼∼∼∼∼∼∼∼∼∼∼∼∼∼∼∼∼∼∼∼∼∼∼∼∼∼∼∼∼


春秋戰國時期工商業發達的原因:      補充資料

 

春秋戰國之際,工商業發展迅速,考其原因,有以下各點:

 

. 土地私有

春秋時,井田制開始廢壞。戰國時,各國競行變法,廢井國,開阡陌,土地私有制自此確立,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刺激了工商業的發展。而井田制廢壞,平民由土地解放出來,可以自由遷徙轉業,不少平民棄農從商。

 

. 農業發達

春秋戰國時代,鐵製農耕工具的使用和牛耕之普及化,加上國君重視大型水利工程的興修,推動農業生產之進步,奠定了工商業發展的基礎。

 

. 貴族沒落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私有的山林川澤開放給平民開採,工商業資源獲得充分供應;同時,隨著貴族的沒落,不少專供貴族服務的工匠轉為自由工商業者,刺激了工商業的發展。

 

. 交通發達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因應會盟、征戰的需要,均致力修道路,築河道,中原道路縱橫,運河相連,四方物產大量交流,為工商業之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 時代需要

春秋戰國時期,戰事頻繁,各國為了支持長時期作戰,對武器及其他物資的需求甚殷。加上宗室富豪生活奢侈,講求衣飾、居室精美,刺激了紡織、製漆、皮革、冶鐵等行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商品的流通。

 

. 貨幣流通

春秋戰國時代,隨著工商業的發展,促使貨幣進一步發展,各國都鑄造了大量的金屬貨幣;而貨幣的發展,又轉過來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方便了商業交易。

 

. 制度改良

春秋戰國時期,運算及量度的工具不斷改良,解決了許多交易上的困難,有助工商業的發展。如商鞅變法後,統一了度量衡制度,並頒行了標準量度器具。

 

自春秋戰國起,商人地位大已提高,經秦朝不少有利經濟發展的政策後,商人積累的財富日益增加,引起激烈的土地兼併,導至漢朝要行「重農抑商」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