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心理與團康帶領技巧

謝智謀


一、團體康樂活動的功能及範圍

二、群眾心理的特點

  1. 資源動員理論談起
  2. 群眾在人群中的盲從性
  3. 群眾在混亂中的無倚性與恃惰性

三、了解影響群眾的變項

  1. 群眾的年齡、性別、階層、喜好傾向及參與活動性質
  2. 顏色、燈光、音響
  3. 環境及群眾位置的安排
  4. 對人、事、物的滿意程度
  5. 群眾對領導者的角色認知

四、帶領技巧

  1. 掌握群眾動力
  2. 善用手勢
  3. 注意眼神
  4. 移位與身體姿勢
  5. 表情與情緒掌控
  6. 動作誇大
  7. 臨場反應與回饋
  8. 多說我們,少說我
  9. 少用命令、諷刺、批評,多用鼓勵與商量
  10. 良好的音色及適當的音量
  11. 安排伏兵與〝打手〞
  12. 引導與轉向
  13. 活動設計精緻有系統

五、應有之認識

  1. 健康
  2. 寓教於樂
  3. 創新

「一位傑出的領導者必定是一位成功的被領導者,反之亦然」


活動企劃

謝智謀


一、原則

  1. 以顧客導向的企劃
  2. 以服務導向的企劃
  3. 以行銷導向的企劃

二、SWOT分析

三、目標市場,產品定位與5P策略

四、計劃─設計與準備

  1. 了解活動目的、主題與性質
  2. 訂定活動的方式
  3. 洽聘指導人員(與課程搭配)
  4. 選定活動時間、地點
  5. 設計活動內容
  6. 準備活動器材
  7. 預算編列
  8. 擬定活動的海報:名稱、宗旨、主辦(協辦、承辦)單位、對象、活動時間、活動地點、主要內容、收費、交通工具及路線、報名時間及地點、集合時間及地點、聯絡方法、應攜帶之裝備及用品、及應變措施
  9. 宣導的工作
  10. 報名
  11. 編組
  12. 工作人員的分工
  13. 繕印活動手冊
  14. 新聞稿

五、執行

  1. 工作人員任務分工,並適時相互支援,機動調配
  2. 分組編隊,依年齡不同,輔導員的角色亦有所調整
  3. 把握活動的重點及要領
  4. 訂定獎勵辦法,鼓勵參與
  5. 善用活動經費
  6. 維護活動安全,安排適當休閒時間及活動

六、檢討與評估

  1. 是否如期展開活動?
  2. 是否按照計劃實施?
  3. 是否把握活動要領?
  4. 是否顯示活動成效?
  5. 是否普遍運用人力?
  6. 是否妥善運用經費?
  7. 是否有應變的技巧與措施?
  8. 是否適切的掌握時間?
  9. 是否維護活動安全?

選 擇 夏 令 營 的 參 考 指 標

【團體成長營隊】 【輔導成長營隊】 【體能活動】 【夏令營活動】


  漫漫長假前,常是父母、師長對如何選擇適當、安全營隊,讓青少年可以渡過一個快樂又有意義的暑假的頭痛時間。你也有相似的煩惱嗎?

  茲訂出「選擇夏令營的參考指標」,包括戶外活動營隊、團體成長營隊、輔導成長營隊及體能活動營隊等四種大類,提供給家長及青少年作為選擇休閒活動的參考。

一、【團體成長營隊】評估指標

〈一〉活動內容

1.與活動目標符合嗎?

2.活動內容是否有具體的教案、教材與教學計畫?

3.是否按學員身心發展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課程(活動)內容?

4.流程設計考慮到學員的學習心理流程嗎?

5.活動器材是否具備安全性?

〈二〉進行方式

1.適合學員的身心發展程度與能力嗎?

2.能引發學員的興趣嗎?

3.能增進學習效果嗎?

4.有依照不同年齡層,確實分層、分梯次進行活動嗎?

〈三》活動性質

1.具備輔導性嗎?

2.具備教育性嗎?

3.具備成長性嗎?

4.具備發展性嗎?

〈四〉督導(DIRECTOR)

1.營隊負責人的專業度夠嗎?

2.營隊督導的專業度夠嗎?

(註:「專業」包含學歷、輔導教育經驗年資、對特殊狀況之處理能力、對課程之了解程度以及對輔導員專業之督導能力)

3.營隊督導是否一直在營區處理任何必要的狀況?

〈五〉工作人員(STAFF)

1.講師之教學輔導經驗年資在5年以上嗎?

2.依照一定的甄選標準產生輔導員嗎?

3.輔導員為20歲以上之大專院校學生或社會青年嗎?

4.輔導員是否受過一定時間的職前專業訓練?

5.輔導員與學員的比例為 :

註1:輔導員甄選指標:

人格特質、參與動機、學習能力、服務態度、專業素養、溝通協

調能力、合群、穩定性、創造力、 EQ

註2:輔導員與學員比例之標準:

住宿型營隊,國小 1:5 國中 1:10 高中以上 1:12

非住宿型營隊,國小 1:7 國中 1:12 高中以上 1:15

6.輔導員有能力維護自身安全及處理和學員間的感情問題嗎?

7.工作人員是否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以保持適當體力執行任務?

8.工作人員是否與學員住宿在同一個營區?(以便處理緊急事件)

〈六〉營區場地與食宿安排

1.活動場地與住宿地點是否有3處以上之緊急出口?

2.建築物安全符合規定嗎?

3.是否通過消防安全檢查?

4.水源供應是否為台灣省自來水公司?

5.飲水機是否按規定時間清潔、更換濾心?

6.是否提供密封且檢驗合格之飲用水?

7.廁所、寢室是否男女分開?

8.寢室是否太擁擠?

9.是否每10位女性,就有一間廁所?(住宿型營隊)

10.是否每10位男性,就有一間廁所?(住宿型營隊)

11.是否每20位女性,就有一間廁所?(非住宿型營隊)

12.是否每20位男性,就有一間廁所?(非住宿型營隊)

13.是否每10個人,就有一個淋浴設備?(住宿型營隊)

14.餐廳符合衛生標準嗎?是否有衛生局檢驗合格證書?

15.餐廳的食物供應是否充足、營養是否均衡?

16.營區及住宿地點之垃圾處理是否注意環保衛生?

17.營區內之危險場所是否嚴格禁止學員進入?

〈七〉交通計劃

1.營區內是否有交通管制?有明訂時速限制嗎?

2.學員來回交通車輛是否租用合法營業車呢?(營業車之車牌顏色為紅底白字;非營業車之車牌為白底)

3.給家長的交通資訊是否包含接送時間、地點呢?

4.駕駛是否訓練合格,且能對學員負起行車安全管理責任呢?

5.與營業用車公司正式簽訂合約嗎?

6.交通工具是否依政府規定投保車輛意外責任險?

〈八〉通訊計畫

1.營區內是否有連絡電話?

2.主辦單位是否在報名後郵寄報到通知書給家長或學員本人?

3.主辦單位是否在報到前以電話連絡家長或學員本人?

4.主辦單位是否派人值班以確保通訊順暢?

5.營區內是否配備大哥大作為緊急連絡之用途?

〈九〉醫護計畫

1.營區內是否設置醫療人員、護理或急救人員(須有證書)?

2.每一位工作人員都確實知道營區內保健中心的位置嗎?

3.保健中心內室否有急救箱、氧氣筒?

4.是否要求家長填寫Release Form(含學員之健康聲明及注意事項)?

5.是否與最近之醫療院所24小時保持連絡?

6.營區是否備有學員之緊急連絡人的姓名、電話、地址?

〈十〉雨天計畫

1.是否有雨天計畫?

2.雨天計畫合理周延嗎?對學習效果是否影響不大?

〈十一〉緊急處理

1.學員及工作人員是否有投保平安保險及公共意外險?

2.是否有完整的緊急處理標準?

3.工作人員是否確實有能力處理緊急事件?

4.主辦單位是否有可緊急運送傷患或器材的車子?

5.緊急事故發生時,營隊督導是否能迅速到場處理?

〈十二〉財務管理

1.學員繳費是否開立發票(會員可開立收據)?

2.政府補助款是否明列於相關資料上?

3.主辦單位的財務資源和不動產資源管理確實安全嗎?

4.除學員應繳費用之外,主辦單位是否已事先籌措好活動經費?

5.發生緊急事件時,主辦單位是否有足夠財力處理?

〈十三〉其他管理政策

1.活動前是否確實勘查場地,並進行危險評估與訂定因應計畫?

2.營隊是否禁止吸菸、禁止喝酒、禁止賭博、禁止攜帶及服用禁藥?

3.國小學員離營時,是否親自交給父母或監護人?

4.缺席者有以電話追蹤確認是否參加本營隊嗎?

5.有針對學員講解營隊共同規範事項,並印製成書面資料嗎?

6.對學員的活動安全範圍有明確的管制嗎?

7.有針對歷年來所發生安全事件進行分析並進行改善嗎?

8.營隊進行期間,是否每天進行檢討與評估改進?

9.營隊結束後,是否召開總檢討會,並確實改進缺失?

〈十四〉環境評估

1.是否做好資源回收?

2.是否有垃圾分類?

3.污水處理是否影響環境生態?

4.活動結束後,是否恢復場地原狀?

二.【輔導成長營隊】評估指標

〈一〉活動設計

1.活動設計是否以達到心理教育及人格塑造為目標?

2.活動設計的內容是否與活動的目標相符合?

3.活動規劃是否針對同一對象有長遠性目標的設計?

4.在遇到下雨的狀況,備案活動是否不違背原有的目標?

5.活動內容是否注意到非行少年學生教育程度、特別性格或次文化?

6.活動設計是否針對男女差異上而有不同的活動量的設計?

7.活動器材的使用上是否不給任何可能造成自我傷害的東西?

8.營會結束後是否對活動設計做一定程度的檢討、評估?

9.營會是否提供輔導及工作人員為實現活動目標和預期效果所需的教材?

10.營會活動小隊輔導時間(小隊教學)是否有具體的教學計畫?

11.活動設計內容是否事先讓院方有所瞭解?(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12.營會結束後是否整理一份成果報告給院方?(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二〉營會工作人員

1.營會負責人(營長)是否受過有關非行少年方面的專業輔導訓練?

2.營會負責(營長)人是否一直在營區處理任何必要的狀況?

3.整體而言,是否每8位學生的小隊就能分配到1至2名輔導員?

4.輔導員或團康帶領人員是否有效控制活動的進行(是否有能力維持秩序)?

5.工作人員是否具備緊急應變的能力?

6.營會輔導志工在處理學生個案過程中是否有督導做必要之指導?

7.營會輔導志工在處理學生個案過程中是否謹守輔導倫理的要求?

8.若營會後對學生做延續輔導的志工是否另接受相關講習課程?

9.營會工作人員在營會其間是否每天均有充足的睡眠及至少2小時個人可利用的時間?

10.輔導員是否20歲以上之大專生或大專以上之畢業生志工,且曾接受一定時數之輔導課程?(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11.負責活動設計人員是否有實際的輔育院營會經歷?(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三〉安全措施(醫護、場地、活動、輔導)

1.營會工作人員是否每一個人都知道醫療室的位置?

2.營會工作人員中是否有受過正規訓練的領有證照的醫護人員?

3.營會中是否有緊急可運送器材或傷患的車子?

4.是否事先擁有特殊生理狀況的學生之基本資料?

5.室內全體聚會場地除了主要出口外,是否還有一個緊急出口?

6.營地選擇是否考慮學員管理上的安全?

7.營地危機處理小組是否能有效運作?

8.危機處理中心如遇必要狀況是否能有效設置?

9.所有工作人員與學員是否均有投保意外責任險?

10.營區是否備有工作人員與學員之緊急聯絡人姓名、電話、地址?

11.營地是否事先取得當地警察局、醫院的電話,或先做必要之聯繫?

12.所有活動是否均在院方許可之空間進行?(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13.活動進行的時間與安排是否與院方隨隊班導師配合,以避免學生藉機逃獄?(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14.遇學生彼此發生衝突狀況,是否立即報請院方處理?(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15.所有工作人員進出輔育院時是否確實掌握人數?(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16.每位工作人員是否確實不接受學生委託代東西出來,包括為他們打電話?(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四〉營會工作人員膳宿安排

1.營會工作人員住宿地點是否離院方太遠以致往返交通不便?(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2.工作人員飲用的水源是否充足乾淨?(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3.工作人員食物的供應是否充足、養分是否均衡?(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五〉環境影響

1.是否有評估活動過程對營區環境可能造成的衝擊、並將衝擊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2.營會工作人員住宿地點垃圾處理的情形是否注意環保衛生?(輔育院或觀護所適用)

3.營地是否確實做好垃圾分類?

三.【體能活動】評估指標

〈一〉場地及膳食

1.活動地點是否合法?

2.所有人員是否投保平安保險及產物險?

3.活動場地是否至少有二個暢通的緊急出口?

4.活動器材是否具安全性?

5.場地符合安全規定嗎?

6.場地是否定期實施安全消防檢查?

7.營區的危險場所是否禁止學員進入?

8.飲水機是否定期、更換濾心、清潔、保養?

9.是否符合GMP衛生標準之餐盒?

10.食物供應是否充足、營養是否均衡?

11.垃圾處理是否兼顧環保衛生

〈二〉交通

1.營區有無配合準備機動交通車

2.營區內有無實施交通限速管制?

3.營隊有無詳列交通方式?

〈三〉健康及體能狀況

1.營隊是否安排醫護人員?

2.距營區20分鐘車程內是否有緊急醫療救援措施?

3.工作人員是否清楚營區內及鄰近地區之醫療資源?

4.是否有學員之健康檢查表及家長同意書?

〈四〉營隊管理

1.低年級學員離營時是否親自交負給家長?

2.學員缺席是否以電話追蹤確認?

3.每日是否定時召開安全會報?

4.活動結束後,是否以電話確定所有學員平安返家?

5.緊急聯絡連絡電話是否能迅速接通營區工作人員?

6.報名後是否迅速郵寄報到通知單給家長或學員本人?

7.是否以電話行前通知學員或家長?

8.營隊是否安排專人負責通訊聯繫?

9.工作人員間是否攜帶對講機以為連絡用途?

10.是否向政府機關爭取經費補助?

11.收支帳目是否清楚合理?

12.是否按編列預算收支管理?

13.是否訂定緊急處理程序?

14.工作人員是否明瞭緊急處理程序?

15.營隊是否安排指定專人負責?

16.營隊是否備妥緊急救護車輛?

17.是否有所有學員之緊急連絡名冊?

〈五〉營隊工作人員

1.營隊負責人的專業度夠嗎? (是否具備相同學經歷及相關背景)

2.營隊實際執行者是否於活動期間全程參與?

3.講師是否具備相關教學經驗?

4.工作人員的品格、穩定性、生活習慣如何?

5.工作人員是否有緊急應變的能力?

6.工作人員是否受過營隊行前訓練?

7.工作人員是否年滿20歲?

8.工作人員與學員的人數比例是否適當?

9.工作人員男女比例是否足夠?

10.工作人員有無充份休息時間?

〈六〉活動設計

1.是否達致活動目標?

2.課程內容是否安排得當,可使學員充份吸收?

3.活動內容是否適合學員的年齡層次?

4.活動人數是否適當?

5.課程時間安排是否適當?

6.課程教學是否具趣味性?

7.課程教學是否激發孩子自發性學習?

8.是否依年齡差異,確實分組進行活動?

9.活動設計是否能延伸學校教育?

10.營隊內容是否兼顧生活教育?

11.營隊內容是否因應性別差異而調整?

12.雨天備案是否影響學習效果?

13.雨天備案是否背離活動目標?

〈七〉其他

1.是否確實做好垃圾分類?

2.是否回收各式塑膠製品及器材?

四.【夏令營活動】評估指標

〈一〉主辦單位

1•主辦單位組織是否健全?

2•主辦單位之聲譽、過去經驗?

〈二〉活動方面

1•活動內容 是否與其舉辦目的相符?

2•活動內容是否合適營友進行?

3•活動行程是否流暢?

4•活動行程之時間安排是否適當?

5•活動內容是否危險?

6•是否設有活動計劃或教案?

7•活動帶領是否有專人負責?專業性是否足夠?

〈三〉工作人員

1.人事組織是否健全?

2.營長(營主任)是否具有專業及經驗?

3.工作人員及義工是否素質良好,行為舉止是否端正?

4.義工指導員是否經過合格的訓練?

5.工作人員、義工與營友之人數比例是否恰當?

〈四〉營地設施

1.營地是否具有獨立性,不受外人干擾?

2•環境是否安全、整潔、清靜?

3•活動場地光線是否充足?

4•住宿地點是否清潔、安靜,可以提供住宿者充份睡眠的環境?

5•是否一人一舖?

6•男、女住宿是否分離?

7•一小隊是否同一寢室(限同性) ?

8•寢具是否乾淨?

9•衛浴設備是否衛生、充足?

10•浴室是否供應熱水?

11•用餐環境是否舒適、衛生?

12•廚房設備是否健全、衛生?

13•是否設有廚師,專門負責調理食物?

14•是否具有基本活動設施?如活動場地、營火場、球場等。

15•是否全天供應衛生之冷、熱飲用水?

〈五〉對環境影響

1•活動中是否破壞大自然環境及生態?

2•是否製造過多以及不必要的垃圾?

3•是否使用過多有害環境保護的器具?

4•是否實施垃圾分類?

5•活動結束後是否清理周圍環境?

〈六〉其他

1•每人是否投保旅行平安保險?

2•是否使用合格之遊覽車?

3•是否訂定危機事故處理程序?

 

A.In the beginning

1.Introduce your background and training

2.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3.Challenge by choice

B.Moving on

1.Age and maturity of the group
2.The readiness of the group
3.The length of the program
4.The goals of the program

C.Elements of a successful program

1.Trust
2.Communication
3.Cooperation: cooperation does not have to replace competition.Competition can be structured so that everyone can feel good about their involvement.
4.Fun

D.Functional leadership

1.Training
2.Practice
3.Coaching
4.Experience
5.Mastery

E.A leadership profile—or how would you recognize a good leader if you met one.

1.Step one: for you to do some thinking and evaluating –choose one at a time to think their strength which you respect.No more than three persons, his ability, skills, your feelings.SPACE FOR REFLECTION
2.Step two--- An ideal profile
3.Step three: A personal profile
4.Step four: self evaluation
5.An unscientific study

F.Core leadership functions

1.Boundaries
2.Trust
3.Energy
4.Meaning
5.Shared Responsibility

最後更新日期:11-12-03 15:38.(香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