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jpg (6906 bytes) 1

buddha.tif (410636 bytes) 佛說本經之因緣 a-nan.tif (410636 bytes)

 

    如是我聞:這部經,是阿難親聽佛陀講的,現在照樣宣說。

    有一天,佛和他的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住在室羅筏城(舍衛城)的祇柦精舍。這些大比丘,皆是斷除生死煩惱的大阿羅漢,也是住法王之家,持秘密藏之佛子。他們威儀嚴謹,戒行清淨,智慧深湛,即三界而超越三界,足以繼承如來,宣揚正法(即轉法輪),堪受如來遺囑,能為三界人天的師範;實在也是隨類現身,普度眾生的大菩薩,乃至拔濟未來眾生,超越塵勞之羈累,出於五陰三界之牢獄。他們以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婆尼娑陀等為首。

    還有無數的辟支佛,無學阿羅漢,以及初發心的學人,也一齊來到佛陀的住所。因為那天是比丘結夏安居期滿的日子,乃一年一度的盛會,比丘有過,可當眾公開懺悔,也可任人公開檢討,所以又名為僧自恣日。隨後佛必應請說法,並任由發問;因此十方諸大菩薩,也很珍視這個機緣,特別趕來參加法會,希望解決心中的疑難,一個個虔誠恭謹,靜待世尊開演微密教法。

    當時如來,親自敷座,安詳趺坐,先為大機法眾,密說深奧妙義,像迦陵鳥一樣美妙的聲音,十方都能聽到,所以無量無數的菩薩,皆聞聲來到了道場,他們以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為首。

    那天也正是波斯匿王的父王逝世紀念日(諱日),波斯匿王為超薦他的父王,特別在宮廷中,恭敬設筵,廣陳珍饈妙味,並親至祇柦精舍,恭迎如來及諸大菩薩,蒞臨王宮應供。城中一些福德俱隆的長者,清淨自守的居士,也都預備了美味的食物,恭候佛陀和他的弟子降臨。當時佛命文殊菩薩率領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分別至各處應供,以滿足眾人的願望,使皆有種福的機會。祇有阿難一人,在自恣日以前,先受善信的迎請,到別處去了,因路途較遠,一時趕不回來,沒有參加集體應供的行列。

    依照佛陀的規定,僧徒遠出,必須有一位上座(長老),和一位阿闍黎(親教師)同行,以防止過犯,或失威儀。這次阿難的遠行,卻是獨自一人,以致幾乎破了根本大戒,將要犯墮落惡道的重罪,但也是使佛陀宣說本經的因緣。起因是這樣的:

    那天因為是僧徒解夏的日子,不但波斯匿王請佛應供的事,全城皆知,城中的長者居士,也各在家設供,恭候法駕降臨,自然也就沒有人再送齋供到精舍。阿難獨自回到祇柦,也就沒有飲食可用(按:當時的寺院,沒有自辦伙食的,完全是按時托缽乞食)。阿難不得已,祇好獨自持缽,入城乞食,忘了自己不過是初果學人,定力非常薄弱,原是不可單獨托缽的;但一向自恃多聞,不知自己修持有限,竟欲仿效菩薩的行為,以致誤入了淫女之室,遭遇了無力自破的魔障。

    當時阿難心想,祇求最初一位檀越(布施者),做為齋主,不論他是剎帝利(貴族),還是旃陀羅(賤民),也不問供養的食物是淨是穢,一律以平等心接受,使他們都有種福修慧的機會,成就他們無量的功德。阿難知道,世尊曾親自訶責過須菩提和大迦葉,說他們身為阿羅漢,仍存有分別心;須菩提捨棄貧賤的人,專向富貴之家乞食;而大迦葉又捨富貴,專求貧賤者供養,他們的用心,雖然很好,到底總不是平等心。富貴人家,固然要繼續培養福田,方能長保富貴;可是貧賤的人,更要多多修福,才可擺脫貧賤的痛苦。阿難最敬慕如來的平等襟懷,尤其仰慕如來那種沒有限量的慈心;況且以平等心乞食,還可避免世人的譏諷和疑謗呢!想著想著,阿難已到了城門外的壕塹,於是刻意端正儀容,遵照乞食的律儀,徐步進入護城門,給人一種安詳肅穆的印象,希望藉清淨的儀態,能使見者受到默化。

    他既決心學菩薩,要以平等心乞食1,當然不擇門戶,沿門托缽,不料經過一娼妓之家,家有一女名缽吉蹄,十分嬌艷,美若天仙。她的母親名摩登伽,會娑毘迦羅梵天咒術,法力非比尋常。外道摩登伽的女兒一見阿難,不禁傾心愛戀,認為是世間獨一無二的美男子,立即要求她母親,一定要使阿難成為她的終身伴侶。母知阿難既跟佛陀出家學道,已捨棄了世間愛欲,決不可能返俗娶妻;何況阿難出身王族,自為賤民,門戶懸殊,教她不要癡心妄想。然她一見鍾情,力勸不醒,摩登伽愛女情深,不得已,祇好使用娑毘迦羅過去先梵天咒術,以求迷惑阿難,滿足女兒的心願。於是以咒術加持過的淨巾,覆蓋在食物盤上,令缽吉蹄親自捧著獻與阿難。阿難一見,果然為咒術所迷惑,神智恍惚,身不由己,像做夢似的,跟在缽吉蹄身後,進入了她的香閨,同入羅帳。在缽吉蹄百般媚惑,肌膚相親之下,阿難已如醉如癡,完全不能自主,心裡雖然明白,但不能抗拒她的擺佈,眼看將犯根本大戒,毀棄戒體,心中非常恐懼,惟有默祈佛陀救護2

    世尊有他心通,阿難動念求救,佛陀早已心知,故受供之後,立即趕回祇柦精舍。波斯匿王和他的大臣,以及在陪的長者居士,見佛飯後匆匆回舍,知有特殊因緣,都跟隨佛陀至祇陀林,希望恭聽心要大法。

    佛回到精舍之後,立即從頭頂的肉髻中,放射出百寶無畏光芒,光中出現千葉寶蓮,有一位化佛坐在蓮花上,頂上放射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中,普遍示現十恆河沙數的金剛密跡力士,祂們皆是內秘菩薩德,外現金剛形,有的擎山,有的持杵,遍滿虛空界。當時這位化佛,宣說了〈楞嚴神咒〉3。佛隨即命大智文殊菩薩,以佛說神咒,親往救護阿難。邪不敵正,在佛說神咒之下,邪咒幻術消失,文殊親攜阿難及摩登伽女--缽吉蹄--回到佛陀座下。

    阿難見了佛陀,如惡夢初醒,不禁悔恨交集,頂禮痛哭,悔恨從無始以來,一向祇求多聞,不肯真實修持,以致道心脆弱,道力不全,抵不住邪咒幻術的迷惑,幾至喪失戒體,鑄成大錯。因此誠懇地祈求佛陀開示;十方如來,所以得證佛果,成就妙奢摩他、三摩、禪那4(定之別名)的菩提大定,最初下手的方便法門。

    當時在座的無數菩薩、十方的大阿羅漢、辟支佛等,聽到阿難的啟請,無不非常高興,大家都靜靜地繞在佛陀四週,恭候親聆聖教。

    世尊在大眾中,伸出他金色的手臂,輕撫阿難的頭,顯出無限的慈祥告訴阿難及大眾說有一種三摩提5,名『大佛頂首楞嚴』6(定之總名)這是三昧之王,若能證到楞嚴大定,即可任意入一切三昧,就像如意寶王那樣,能隨意出生一切珍寶。這『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六度萬行,是十方如來超越生死苦海,通達涅槃的至上法門,莊嚴的正道。你欲研究無上菩提,開佛知見,當先認識佛的無見頂相,現在專心細聽。」

 

備注

1 等心乞食:小乘乞食,向揀五家(即五家不食):一官、二唱、三屠、四沽(買賣酒)、五淫舍。不食之由:一、避嫌;二、避受境所轉。等心乞食,有五義:一、由內證平等理,外不見有貧富相;二、心離貪慢,慈無偏利;三、表威德,不懼惡象、沽酒、淫女家;四、息凡夫猜疑;五、破二乘分別。

2 阿難示墮:有二意:

(一)以多聞第一,力不勝邪,可證聞不足恃,必宜從聞、思、修。
(二)以是佛堂弟,修不能代,亦見佛不足恃,必宜自己深修。

此處以顯阿難深本,至下文中,仍應據跡發揮,方能激引真實凡、小。大凡深位,示現淺位,必能曲盡淺位情態,如執迷謬辯,感悟涕泣,皆所以盡其情態,旁發諸真實者之心曲,令生慶快解悟耳!不必處處迴護阿難。

 

3 現瑞說咒(表法):

經文

所表之法

肉髻頂相

如來藏性,本覺理體(法身)。又「頂」表諸佛極果。

從頂放光

依本覺理「體」,起始覺智「用」--般若妙智。

光具百寶

慈悲德用,有求必應,可以攝受群品。 解脫大用

光具無畏

威勢力用,無惡不摧,可以折服眾邪。

光中出生

千葉寶蓮

「蓮花」表如來密因或因行。依始覺智用,而修大乘萬行因心--躡解起行。

華從頂出

顯因心不離果覺。

化佛坐蓮花中

顯果覺不離因心。

頂放十道

百寶光明

一一光明

皆遍示現

十恆河沙

如來藏性,圓含萬法,其體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金剛密跡

擎山持杵

遍虛空界

循業發現,生善滅惡,隨緣妙用。

化佛宣說神咒

由果覺起大用化度眾生。

 

本經共有五次放光:

放光之處

所表之法

依理起智
面門 諸智將開【參閱 3
卍字 因心顯見【參閱 6A
諸佛頂 一多無礙【參閱 17A
五體 耳根圓通,總攝諸根【參閱 20A

 

4 妙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梵文音譯

意譯   散位 定位 染位 淨位 有心位 無心位
奢摩他

【寂靜為義】

止、
寂靜、
能滅、
等觀等
止息一切想念與思慮、止心寂靜,另諸根不起惡法,而心歸於專注一境。

又稱為止觀,謂攝持心念,歸一處,以防神識飛颺散動,並遮邪念妄想之生起;若能進一步開啟正智以照諸法,則稱為

天台宗以配於空、假、中三,而分為三

     
三摩提/
三摩地/
三摩波底/
三摩/三昧

【銷幻為義】

正定、
正受、
等持、
正心行處等
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即心平等攝持之意。

《圓覺疏》翻為等至,謂平等任持,雙離惛沈、掉舉也;,謂到勝定,至勝位也!

 
禪那

【《圓覺》以寂滅為義】

思維修、
靜慮
定、慧雙融。謂澄神審慮,專思寂想,即鎮靜念慮(分別)之意        
通於有漏、無漏,但限於色界之定,不通於無色定。

《正脈》云:此等諸義,多皆取於修定功夫,性定義少,尚可通於諸乘。

今此大定,名似同於常途,而義實迥別

奢摩他 悟門 微密觀照,開解照了,首楞嚴自性本定(即根性),令悟徹法流源底。
三摩提 修門 依解起行,從根解結,一門深入。
禪那 證門 帶果行因,歷位修證,定慧均等,中中流入薩婆若海。

阿難不知,十方如來,因地所修之定名,乃舉常途三種定之別名,加一字以揀之。字須貫下三名: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揀此定,非作意修習之定,乃天然本具之定;非獨制識心之定,乃圓含萬有之定,故以妙稱之。

奢摩他等三,乃定之別名;首楞嚴為定之總名。舊註所云,此意極是。然更當知,奢摩他等三,乃定之共名,他經亦有故;首楞嚴為定之不共名,獨局此經故。阿難即加一妙字以揀之,是剋定請佛指示,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定。

【參閱A4.18A4.22

 

5 三摩提

《正脈》云此云等持,既是諸定共名,復是全定總號,不比阿難所請三名中三摩提,彼總中之別,例如色法十一之(參閱A3.17),不同六塵之也!

 

6 大佛頂首楞嚴

《正脈》云:方是此定不共之號,一經所說,全為此定。

 

prev buddhabut-l.jpg (2511 bytes) buddhabut-r.jpg (2516 bytes) next

本講義是由 吉隆坡 雙威學院 佛學會 Kuala Lumpur SUNWAY COLLEGE Buddhist Society 師生共同努力所完成,歡迎廣為流傳,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若有借用,請載明出處!